上海银保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围绕构建专业化服务机制、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特色化发展之路,助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据上海银保监局相关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75.6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较年初增加922.09亿元,增幅为10.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0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513.8亿元,增幅为33.24%。辖内中资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7%,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上海普惠金融业务总体呈现量增、面扩、质优、价降的特点。

一、监管引领、优化环境,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上海银保监局始终倡导“做小微就是做未来”理念,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把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作为各行的“一把手”工程,从人员、机制、组织、风控等方面做出倾斜性安排。在监管层面,不断优化普惠金融工作机制,建立一整套集小微信贷考核目标、数据监测与通报、监管督导为一体的普惠监管工具箱。同时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对金融机构形成有效激励。近年来,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平均增长超过20%,小微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在外部环境层面,积极协调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搭建平台,为金融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有关部门联合修订2023年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方案,对小微企业信贷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激励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同时,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平台、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等信息共享平台,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上海地区已有6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银税合作,银税合作项下累计发放各类银税合作产品贷款2613.73亿元。已有27家银行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普惠金融应用签约,上线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数54.7万户次,数据调用3860万次,为约380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数据支撑。

二、精准施策、打通堵点,形成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长效机制

一是推动无缝续贷应续尽续,提振信心稳预期。去年,上海银保监局创新推出无缝续贷“十百千亿”工程,首倡“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的“三零”原则,精准指导银行机构稳定市场主体融资预期、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贷款到期和续贷的无缝对接。2023年持续推进无缝续贷增量扩面,继续扩大市场主体续贷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无还本续贷业务占比,确保应续尽续、能续尽续。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辖内中资银行当年累计投放无缝续贷2736.2亿元,年内拟投放1.2万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100亿元。二是构建“纾困融资”长效机制,全力支持企业稳就业。去年,上海银保监局联合相关部门推出“上海市中小微企业纾困融资”工作机制,指导银行机构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3年,继续推进落实 “纾困融资”工作机制,将纾困融资工作机制延续至今年12月,着力提升纾困融资政策惠及面,拓宽纾困融资行业领域。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累计投放纾困融资金额5303.2亿元,支持638.3万人就业,力争2023年末纾困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支持700万人稳就业。

三、围绕战略、聚焦重点,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上海银保监局持续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双向赋能,通过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强科技金融。2022年联合上海市多部门印发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对未来三年上海科技金融规划进行系统部署。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推进专业专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信贷供给。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8501.59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661.71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100亿元。二是做优绿色金融。联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印发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围绕“组织体系、产品服务、重点领域、ESG风险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积极创新,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绿色融资余额1.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

下一步,上海银保监局将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工作质效,关注小微金融服务综合效益,构建更有活力的小微金融生态圈,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的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同时,持续督导上海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作为,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文章序列号:1679409649696247808)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