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锐医疗科技:销售费用上升拖累业绩,复星系上市公司接连抛出私有化提案
上市公司研究

复锐医疗科技(1696.HK)是复星医药的大医美核心平台,收入主要来自于能量源设备业务。按区域划分,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北美、亚太区。

受销售费用率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近年来业绩有所承压。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42%。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复星系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复宏汉霖、复星旅游文化接连公告私有化提案。

复星医药旗下大医美核心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复锐医疗科技于2017年在港股上市。公司拥有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包括能量源设备、注射填充、美容及数字牙科、个人护理等。

2024年上半年,复锐医疗科技收入主要来自于医疗美容,收入占比达到88.5%,同比增长1.3%。来自注射填充、牙科业务的收入占比较小,2024年上半年均不足5%。

                 

从销售区域来看,北美、亚太区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达到39.7%、33.3%。其中,2024年上半年来自北美的收入同比下降15.7%,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高利率导致信贷成本上升影响客户的购买决定。对比来看,公司同期来自亚太区的收入同比上升15.5%,公司表示增长主要归因于Alma China直销办公室的能量源医美设备业务表现强劲。

此外,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2%、9.1%。

销售费用上升,业绩承压

从财务表现来看,复锐医疗科技近年来业绩表现欠佳。

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增速降至1.4%,2024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同比小幅下滑。利润方面,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同比下降约42%。

不过,复锐医疗科技在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中表示,由于新订单数量实现同比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在收益和净收入方面的表现将比2024年上半年强劲。

复锐医疗科技利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销售费用上升。

数据显示,公司销售费用支出从2019年0.43亿美元上升至2023年1.25亿美元,同期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约25%上升至超过34%。

公司主要通过直销的方式销售产品,2024年上半年通过直销产生的收益占比达到86.1%。

复星系港股上市公司接连公告拟私有化

2024年以来,复星系两家港股上市公司接连公告私有化提案。

2024年6月,复宏汉霖(2696.HK)公告以吸收合并复宏汉霖之方式由复星新药对复宏汉霖附前提条件私有化之建议。注销价为每股H股24.6港元及每股非上市股份人民币22.444794元。每股H股注销价较于不受干扰日于联交所收市价溢价约36.67%。

复宏汉霖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研发、服务、生产和销售,于2019年登陆港股上市。近年来,随着旗下药品上市销售,公司营收大幅上升并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约27.46亿元,同比增长约9.8%;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亿元增幅明显。

近期,复宏汉霖股价波动较大,截至2025年1月17日年内股价下跌约19.75%至19.02港元/股。

2024年12月,复星旅游文化(1992.HK)公告建议根据公司法第86条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股份;建议撤销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的上市地位。

公告显示,以该计划生效为前提,全部计划股份(受托人未获分配的计划股份除外)将予以注销,以就每股计划股份换取现金7.8港元。7.8港元的注销价较2024年11月26日(即最后交易日期)于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溢价约95%。

公开资料显示,复星旅游文化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4.15亿元、归母净利润3.22亿元。

(文章序列号:1880146301023293440/CJT)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相关文章
广电运通: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同比下降6.13%
2025-02-26 11:03
建筑材料业绩前瞻:8家预喜,冀东水泥、凯盛新能亏损居前
2025-02-25 10:55
公用事业业绩前瞻:25家预喜,京运通、ST聆达亏损居前
2025-02-24 11:35
纺织服饰行业业绩前瞻:行业业绩承压 际华集团、康隆达等预计净利润亏损
2025-02-21 09:20
轻工制造业绩前瞻:31家预喜,晨鸣纸业、美克家居亏损居前
2025-02-20 14:50
韦尔股份:股价飙升50%,2024年业绩大幅预增
2025-02-20 14:40
专题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