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杉杉股份发布了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会议审议通过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议案及相关细节。

公司此次以6.34元/股的发行价格,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4.88亿股,主要用于置换前期收购LCD偏光片业务先行投入的自筹资金。

历史上,杉杉股份多次发生跨界收购,但整体呈现只见“多”不见“利”的尴尬局面,这次会不一样吗?

跨界收购LCD偏光片业务 多元化之路愈走愈深

2021年4月30日,杉杉股份更新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以6.34元/股的发行价格,向三个关联方定向发行股票不超过4.88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30.96亿元。受权益分派的影响,与2020年6月10日第一次发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相比,此次更新预案将发行价格由9.31元/股调整为了6.34元/股,认购股份数量由3.37亿股调整为4.88亿股,认购金额也相应调整。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置换前期收购LCD偏光片业务先行投入的自筹资金。

01.png

图1:发行对象认购明细

2021年1月杉杉股份斥资7.7亿美元通过增资苏州杉金间接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并于2021年2月1日完成中国大陆相关资产的交割。按照增资日汇率折算,实缴人民币49.84亿元,约占2020年年末公司总资产的20.31%。

从服装产业到锂电池材料,再到如今的液晶显示屏,这已经是杉杉股份第二次大幅度的跨界。除此之外,公司还涉及光伏、充电桩、储能等领域,在多元化道路上愈走愈深。

多元化之路只见“多”不见“利”

虽然杉杉股份业务线多元,但是大部分业务线已经出现盈利乏力甚至亏损的情况。

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最大,近三年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下滑。从2018年至2020年,锂电池正极材料营业收入分别为46.64亿元、36.74亿元、38.4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1.92亿元、1.39亿元,当年同比分别下降16.43%、52.75%、27.78%。

在锂电池负极材料方面,该产品近两年为公司贡献了主要的营业利润,但是其营业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与行业其他公司相比,表现疲弱。我们选取A股市场上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销售规模与杉杉股份相当,且相关数据可获得的璞泰来为可比公司。

02.png

图2:两家公司当年营业收入增速及毛利率对比

可以看出,2020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且在毛利率方面与璞泰来对比,较为疲弱。

除此之外,2020年公司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业务亏损同比大幅增加,合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0亿元。公司于2020年先后剥离了服装品牌运营业务和类金融业务部分股权,二者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受以上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司近年来营业总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明显,特别是2019年、2020年,均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甚至2020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近十年以来首次亏损,亏损1.64亿元。

03.png

图3:杉杉股份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当年同比增速变化

杉杉股份在产品种类上星罗棋布,多元经营,不过多条业务线已出现盈利乏力的现象,多元化经营已经只见“多”不见“利”。

再次跨界是困境中的自救,还是又一次的“虎头蛇尾”?

2021年,LCD偏光片业务并表以后为杉杉股份带来较大业绩贡献,该业务一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亿元。并表影响下,一季度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9.99亿元,同比增长227.17%,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96.8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2亿元,较2020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7.54倍。公司跨界收购并表后,实现“开门红”。

但是并表之后,一些风险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是商誉相关风险。从公司报表中看到,截止2021年3月31日,公司商誉时点数为10.6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约7.34倍。这主要是因为完成了对LCD偏光片业务的收购,确认商誉9.40亿元,占此次收购实缴款项的18.86%。商誉的大幅增加为未来埋下商誉减值的风险,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是客户集中风险。从公司公告中了解到,2019年和2020年,LCD偏光片业务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2.52%、87.22%,客户集中度较高。若未来出现大客户停止采购的情况,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再次的大幅跨界经营,是公司在锂电池业务困境中的自救,还是又一次多元化道路上的“虎头蛇尾”?时间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