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聚焦“五篇大文章”,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4月9日晚间,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积极应对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坚持“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不仅实现了稳健可持续发展,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投资者回报方面,宁波银行拟现金分红金额为59.43亿元,同比增长约50%。

pic.png

在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公司全面推动五篇大文章落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采取系统化举措持续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进展。

以客户为中心:升级赋能体系,助力实体经济

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头部城商行,宁波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专注主业的同时,加大实体经济服务力度。

2024年,公司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客户的需求,更新迭代业务商业模式,加速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体系的升级和赋能。

借助金融科技,结合实体企业的需求,全面升级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国际业务+金融市场”的专业服务,一户一策为客户制定解决方案。

此外,宁波银行围绕实体客户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发挥平台赋能价值,依托“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美好生活”三大平台,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赋能。聚焦企业的难点堵点,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境金融服务,赋能企业走出去。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的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达到31252.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14372.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35.01亿元,增长18.41%。公司客户存款总额18363.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24%。

1.png

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宁波银行聚焦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围绕实体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项目建设、绿色转型、降本增效发展需求,公司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又通过免息贷款等多项补贴积极开展让利活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4年,宁波银行贷款收益率为4.84%,同比下降29个基点。其中,对公贷款平均收益率4.29%,同比下降10个基点;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5.76%,同比下降58个基点。

2.png

回归本源: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及贷款户数双增

2024年,宁波银行积极践行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专属政策、专业服务、专注研究”的“四专”模式,坚持信贷资源倾斜,持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力度、落实专属优惠政策,助力推动普惠贷款投放。

截至报告期末,宁波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99.41亿元,较年初增加341.02亿元,增速18.35%;普惠小微户数27.78万户,较年初增加4.47万户,增幅19.18%;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1.7%;普惠小微(不含票据)当年累放贷款年化利率5.55%,较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

3.png

在小微企业主动授信与金融服务方案设计方面,宁波银行以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场景为出发点,推出“线上小微贷”“出口极贷”等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精准对接其融资痛点,简化申请材料、延长授信期限、提高办理效率,灵活满足小微企业短周期、高频次的资金周转需求。

在优惠政策方面,宁波银行为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资金成本优惠、税收优惠、经济资本费用优惠和新增余额补贴,以降低其融资成本。

聚焦创新:深耕金融科技,助推业绩增长

面对数字化的浪潮,商业银行正在被科技深度重塑,而金融科技也为银行贡献了关键的新质生产力。

报告期内,宁波银行成立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委员会,设立了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同时该行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推进“12345”实施策略,为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此外,该行构建了以“业务驱动”为核心的科技业务融合体系,推动组织架构高效协同。金融科技部下设七大研发中心,与管理中心、数据中心、测试中心及体验中心共同组成“十一中心”架构,专注产品化管理与客户体验提升。各业务部门IT支持部和分行金融科技部门相互协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字化协同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金融科技,推动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运用“专业+科技”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创造更多核心价值,营收和盈利实现稳步增长。

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非利息收入186.3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27.97%。

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2024年,宁波银行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支持政策、强化考核机制、提升专业能力等多项举措高质量推进绿色金融业务。

在绿色信贷方面,该行不断丰富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种类,加大对绿色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投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505.44亿元,较年初增加164.44亿元,超出年初设定的新增目标。

4.png

在绿色债券方面,宁波银行积极推进绿色债券的发行、承销和投资,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新路径。2024年,该行承销发行20只绿色债券,持有绿色债券余额37.87亿元,持有境外绿色债券总额6.23亿元。

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产品的基础上,宁波银行积极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的绿色金融产品。在绿色供应链金融方面,该行依托核心绿色企业,通过绿色设备结合买方信贷、保理、国内证福费廷、银票贴现、资产池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电力生产、光伏发电、轨道交通等绿色产业领域,致力于打造绿色供应链生态圈。在绿色非银融资方面,公司探索绿色项目资源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丰富绿色企业融资方式,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

筑牢风险防线:不良率优于行业水平

经营银行就是在经营风险,而管理好风险则是银行永恒的主题。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快速的市场变化,宁波银行不断完善“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聚焦重点防控领域,依托数据驱动和模型策略,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及时调整风控策略,持续提升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已经连续17年保持不良率低于1%。

5.png

在资产质量保持良好的同时,宁波银行也注重资本的内生性增长,努力实现规模扩张、盈利能力和资本约束的平衡和协调。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研究新型资本工具,合理利用外源性融资,进一步加强资本实力。2024年,公司赎回2019年发行的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240亿元二级资本债,优化资本结构,提升风险抵御和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较上年末均有提升。

在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各项指标均稳中向好的趋势下,宁波银行的市场地位逐步提升。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公司位列第80位。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相关文章
知乎:2024年月活用户下滑,业绩大幅减亏
2025-03-31 16:07
上海银行2024年成绩单:增收增利+不良双降
2025-03-28 19:25
上海银行2024年度业绩亮眼:增收又增利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25-03-28 19:25
上海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增收又增利,不良率连续2年下降
2025-03-28 19:25
年内主板首单IPO获受理,华润新能源拟募资245亿元
2025-03-26 17:00
上海银行再迎利好,25.8亿胜诉,股价去年以来涨幅70%
2025-03-26 07:30
专题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