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19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上海举办,上海银行行长朱健参加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金融机构理应主动作为,以更好体现政治性、人民性。

上海银行立足国家绿色发展大局,把握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期,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从顶层设计、产品体系、管理配套、运营优化等着手加快布局。去年以来上海银行推出了自身“绿树城银”品牌,较早出台了国内银行业双碳白皮书,作为唯一金融机构参与上海地区《零碳园区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等,绿色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在去年绿色贷款和客户规模增长均超1.8倍的基础上,今年又实现了规模翻番。绿色金融正逐步成为该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朱健表示,金融与绿色虽属两个不同领域,但具有天然的共性:在目标上,两者都追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统筹兼顾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在属性上,两者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金融具有资源配置、价格调节、产业引导的作用,绿色产业具有资源集约、效率提升、环境友好的作用,两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都致力于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在联接上,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为绿色发展、社会转型提供助力是应有的责任,也是推进自身转型、调整发展结构的立业之本。因此,绿色和金融同行同向、同频共振,两者融合将产生更大的叠加效益。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从政策驱动看,中央层面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和各产业部门密集出台多项绿色发展政策,有序有力地释放红利。具体就绿色金融而言,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支持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人行陆续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已累计发放3047亿元,带动绿色领域融资快速增长,3季度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1.4%,达到20.9万亿元,在全球处于领先。二是支持投融资模式创新。通过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各地政府绿色投资基金等,加大社会资源引导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等,未来不平衡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通过鼓励推出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多样化产品,丰富投融资渠道。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