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以及中证500、1000、2000,它们有啥关系?

我们熟悉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指数其实都是中证规模指数家族的成员。它们名称里面的“300”“500”代表着指数有多少只成份股,都是按照编制规则选自各自样本空间中市值排名靠前及流动性较好的证券

  •   沪深300是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

  •   中证500是由沪深300之外,总市值排名靠前及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组成。

  •   中证1000是由沪深300、中证500之外,总市值排名靠前及流动性较好的1000只证券组成。

  •   中证2000是由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之外,总市值排名靠前及流动性较好的2000只证券组成。

所以,这四个指数的成份股之间是没有交集的。另外,除了以上这些指数,中证200、中证700、中证800也是该家族的成员,选样的方法也是类似的,都是“一家人”。

中证200是由沪深300指数中过去一年日均市值排名在101至300位的200只证券组成。中证700可以看作是中证200与中证500的集合,中证800可以看作是沪深300与中证500的集合。

图片1.png

由上图可以看出,这些规模指数最大的不同就是成份股市值规模特征的不同。所以从上市公司市值特征来看,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

(1)  沪深300反映大市值龙头股(大盘股)的整体表现;

(2)  中证500反映中等市值上市公司(中盘股)的整体表现;

(3)  中证1000反映小市值上市公司(小盘股)的整体表现;

(4)  中证2000反映小微市值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200、中证700(中证200+中证500)及中证800(沪深300+中证500)是在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来的宽基指数。

如果进一步去看各市值区间成份股的权重分布,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指数的风格特点(见下图)。

图片2.jpg

“沪深300”为啥不叫“中证300”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沪深300具有跨市场里程碑意义,二是在沪深300发布时还没有中证系列指数。

首先,沪深300是中国第一个跨市场指数,在沪深300之前的指数,比如上证50、上证180、深证100、深证成指等都是单市场指数,跨沪深两市的市场指数是没有的。经过各方多年努力,由沪深交易所在2003年达成共识并共同设计开发的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正式推出,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指数之一。沪深300指数的诞生,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创立1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反映整个A股市场全貌的指数,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因此以“沪深”二字开头。

另外,沪深300推出时间是2005年4月,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才成立,沪深300是由当时的沪深交易所指数工作小组联合推出的,当时还没有中证系列指数。

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相关文章
备受关注!汇添富九州通医药REIT定档2月10日发售
2025-01-22 12:59
公众认购倍数达289倍! 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获资金追捧
2025-01-22 11:17
主动权益业绩悄然回暖,中欧基金“工业化升级”开启新征程
2025-01-21 17:17
金融为民|东安旧改居民喜迎新生活,上海银行用心服务城市更新
2025-01-17 11:4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5-01-16 15:27
助力大城养老 上海农商银行升级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2025-01-15 16:25
专题
查看全部
投资者教育专题
读财报
看新股
资讯简报